据查,出自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》第六文中云:“国有六职,百工与居一焉。‘或坐而论道;或作而行之’;或审曲面势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;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;或饬力以长地财;或治丝麻以成之。‘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;作而行之,谓之士大夫’;”。
又查“坐而论道”的意思是:1.古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议论政事;
2.指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;
3.指脱离实际,空谈大道理。很显然,题目的意思是3 。
再查“大道而行,坐而论道”意思是:大道理是要用来身体力行的,不能够空谈大道理 。
《道德经》42: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”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曰:“再,斯可矣。”
《抱朴子·用刑》:“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,但废之来久矣,坐而论道者,未以为急耳。”
荀子的《劝学》: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”
《汉书·礼乐志》所说,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”,也就只有结好自己的网,才能打到想得到的鱼。生活中理应谨记“坐而思不如起而行”
总之:此为民族意志之一,用王阳明先生的“知行合一”和“知行并进”一言蔽之。
君子坐而论道少年起而行之出自哪里 扩展
其实是出自“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”。
典故出自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》,意思是说,与其坐下来空谈大道理,不如行动起来、亲身实践。
原文:
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;作而行之,谓之士大夫;审曲面执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,谓之百工;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,谓之商旅;饬力以长地财,谓之农夫;治丝麻以成之,谓之妇功。
译文:
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的,是王公;起来执行治国之道的,是士大夫;审视[五材的]曲直、方圆,以整治五材,而具备民众所需器物的,是百工;使四方珍异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的,是商旅;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的,是农夫;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的,是妇功。
君子坐而论道少年起而行之出自哪里 扩展
出自《剑来》。
君子坐下来讨论世间道理,少年听后马上站起去实施。